http://sunrockcapital.com.cn/index.php 乘势而起,中国运动医学医疗器械投资机遇探寻 | 盛石资本

乘势而起,中国运动医学医疗器械投资机遇探寻

●宏观行业背景简析

——运动损伤人群增多,治疗需求旺盛

        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预计达到5.39亿人,较2020年4.35亿人增长1.04亿人。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运动人群数量已经接近5亿人,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约为20%。

        对于其中的深度损伤患者,简单的保守治疗效果有限,治疗有效率低于70%,开放式手术的预后效果略好,治疗有效率大约为70%-80%的水平。而关节镜实施微创手术是当前运动损伤和运动退行性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手术效果远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有效率可以超过95%,且损伤和副作用更小。

——三级医院运医科室标准的实施推动运医手术量快速增长

        卫计委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中指出,每一个三级医院骨科都要具备开展关节镜技术的能力。2016年中国关节镜手术数量约为56万台,到2022年相关手术量已经达到约140万台水平。

——政策集采或将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国家医疗保障局在2023年5月表示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本次集采的最终结果预计对运医器械行业市场格局影响深远,如果最终产品集采后价格平均降幅不超过50%,将有助于国产厂商通过进口替代的方式实现“以量换价”,并迎来约3-4年的快速增长期。

●国内行业发展现状

——国产渗透率尚低,但竞争能力提升

        2016年-2022年,中国运动医学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由7亿元增长至37亿元,年复合增速接近32%,预计2030年增至136亿元。然而运医市场长期被外企垄断,主要由五家进口品牌占据85%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中施乐辉市占率35%,占据市场龙头地位。

        直到2019年,以天星、锐健、德美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开始批量拿证,国产市占率才开始缓慢增加。截至2022年,国产厂商的市占率大约为13%,上述三家头部企业的收入均超过1亿元。

数据来源:Frost Sullivan

        国产头部厂商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迭代产品技术,产品已经逐步被头部医疗机构接受入院,现已逐渐掌握了诸如缝线编织、涂层、可降解材料研发等核心技术,在修复韧带或肩袖的锚钉模量、缝线的涂层和强度、缝合器的激发成功率等技术指标上已不弱于进口品牌。未来,低价优质的国商产品的进口替代或将成为运医行业发展的中期主线。

投资观点简析

——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医疗器械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运动医学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效带动市场对国产运医产品的需求,从而快速提升其市场份额,为运医行业国产厂商打开成长空间。其中头部国产厂商收入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企业对应估值亦将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从投资角度看,产品齐全的综合型头部运医企业更能被下游所接纳,投资价值最高,且头部厂商均已经筹划A股上市流程,2024年之前是投资运动医学企业的较佳窗口期。

——风险提示,全国运医集采结果即将披露,相关耗材集采降价幅度如果超过60%,会对国产厂商的盈利水平造成压力,即使能快速提升市场份额,也会出现增量不增利的结果。

Leave a Comment